3月4日一早,家住武昌区白沙洲街八铺社区的71岁熊昌金,就来到65岁的盲人工友熊光林家中。他熟练地打开灯,顺手将过道中间的凳子挪到墙边,让熊光林走动更方便。
打开冰箱门看看,熊昌金自言自语:“这菜还够。”随后又径直走向厨房,皱起眉头:“灶台前地面上的坑越来越大了,容易摔跤。”他立马掏出手机给社区网格员打电话反映情况,对方回复“尽快帮忙修补”后才放心。这是熊昌金37年来不断重复的寻常一天。
37年前,厂领导对熊昌金的一句嘱托,让熊昌金牵起了熊光林的手,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上班到退休,熊昌金一直义务照顾着盲人兄弟熊光林。
听说盲人工友摔进窨井,他把所有井盖检查了一遍
71岁的熊昌金(左)引着65岁的熊光林(右)到附近的长江边春游、晒太阳,感受春天的气息。记者高勇摄
今年71岁的熊昌金和65岁的熊光林,都是武汉重光机械厂的退休工人。年熊昌金从部队转业进厂,从事电工工作。他惊讶地发现,这家企业多名职工中,有多人是残疾人,其中盲人占多数。
作为*员的他,内心有一种责任感,要尽量关心照顾这些残疾人。有次在食堂打饭,他见有的窗口师傅故意刁难盲人工友,他立即站出来对排队的几位工友说,“你们找地方先坐,我帮你们打饭”,这其中就有熊光林。
一来二去两人开始熟悉了。有一次熊光林在闲聊时无意中说起:“前不久厂门外有个井盖没盖好,我不小心摔进去了,幸好当时旁边有人,把我拉起来了。”没想到熊昌金把这话听进心里,连续两天,他把厂子周围所有的井盖都检查了一遍,发现有破损的立即向厂里反映,并要求尽快补上。
视力残疾的熊光林在厂里负责简单的机械操作,上下班时,熊昌金总会主动去牵着熊光林:“我牵着你走,你就不会摔倒。”
厂领导的一句话,他们从此成了“兄弟”
“兄弟俩”一起聊天晒太阳。记者高勇摄
时间长了,厂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就嘱咐熊昌金:“你身体好,又当过兵,平时要多关照熊光林。”熊昌金承诺,“我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
他对熊光林说:“我们都姓熊,你就把我当大哥。”从此,这两个人就成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
年,熊昌金和熊光林先后住进了八铺街的安置房,熊光林特地选了一间离熊昌金家不到10米的房子。熊光林的妻子也是盲人,熊昌金则是独居。
“盲人的生活实在太艰难了。”熊昌金深有感触。在熊光林搬来不久的一天早晨,独自出门坐公交。当时,路口正在施工,地上堆满建筑材料和杂物。他正准备跑过去帮忙,不料熊光林已被绊倒。他赶紧扶起熊光林,把他送到公交站。“从那天开始,我决定,不只是上下班,只要有时间,就送他出行。”
熊光林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作为盲人,出行最怕遇到路口。好多次独自出门时,听到急促的刹车声和喇叭声,站在路中不知所措。而自从有了“大哥”帮忙,他的路变得顺畅平坦。
25年来,熊昌金(左)坚持做盲邻居熊光林(右)的“眼睛”和“拐杖”,让他的路走得顺畅平坦。记者高勇摄
退休后,熊光林每天会到附近的天桥下摆摊,正常情况晚上7时前能回家。而在每天晚上7时后,熊昌金都会在“弟弟”门口叫一声,听到人在家才放心。有天晚上10时多,熊光林还没回家,熊昌金急了,四处寻找。听路人说有位盲人被车撞到,医院了。医院,伤者果然是熊光林。熊昌金自责地直跺脚。
有事只用说一遍,他把存折放心交给“大哥”
说起“大哥”熊昌金,熊光林很激动:“没有他,我都不敢想象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站在门口喊一声,熊昌金都会马上赶来。
“家里换门窗、买冰箱、安空调、换煤气、买药等,几乎都是‘大哥’帮忙张罗。很多事只说一遍,‘大哥’就会把这事记在心上,只要有时间,马上就会帮我解决。”
熊昌金帮助熊光林检修家里松动的电源插座。记者高勇摄
熊光林将自己的存折密码也告诉了“大哥”,要用钱时就请“大哥”代取。
“他有三本存折,一本领退休金,一本存水费,一本存电费。”熊昌金告诉记者。多年来,他每个月都会帮熊光林取钱、存钱。
“每次取钱回来,我都要一张一张给他清点,确认无误后再归还存折。”熊昌金说。水电费也是一分一毫跟熊光林算得清清楚楚。
“我虽然不知道他的样子,但我知道他是个好人,遇到他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福气。”熊光林说。每每说起这些,熊昌金总是笑着摆摆手:“不值一提。”
年过七旬的熊昌金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不论冬夏寒暑,他总会在整齐的外衣上再加一件红马甲,这是八铺街社区街坊邻居都非常熟悉的身影。
*员志愿者熊昌金在与社区书记甘慧君商量工作。记者高勇摄
“熊师傅是我们社区志愿者里最活跃的人之一。平时帮街坊做了不少好事。”八铺街社区书记甘慧君说,楼道有安全隐患,巷口有垃圾杂物,熊昌金会立刻在群里反映;哪位邻居家里灯坏了,门锁坏了,熊昌金主动帮忙维修;公共电路出了故障,下水道渍水了,熊昌金赶在社区人员前面就解决了。“他是实实在在做好事的好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