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听丨疫情之下,租房的年轻人都怎么样啦 [复制链接]

1#

话题导述:

今天我们来聊聊:疫情之下,那些有关租房的爱与愁。

还记得疫情刚开始时,紧张气氛之下,不少城市的一些小区物业发出了最严禁令:对特定省市的返城人员,没房不准回来,或者一律遣返。

新闻一出,租客哭了。“深深感到在这座城市,我只是一个外人”。

好在这些禁令很快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取缔改进,可这些“租售不同权”的“天然歧视”还是扎进了不少人的心里。

疫情之下,众生皆难。而对于租房的90后,有人在5平米的单间里一待就是俩月,有人一路披荆斩棘却被隔离在小区之外,也有人彻底领教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情冷暖。

疫情就像放大镜,把租房背后的苦涩和委屈放大几十倍,不少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房子”对于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

好巧不巧,这时电视剧《安家》热播,房子再一次成为讨论的焦点。对于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租房买房成为了融入一座城市的第一道门槛。

租房族大概是这样:

20-35岁

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多年

平均每一年半就要换一次房子

毕业5年,淘宝上的收件地址收集了十多个

从几环开外的群租,到中心地带的顶楼大开间,可谓尝尽一个城的风华

聊起城市风貌在区与区之间的差别侃侃而谈,哪个小区门口的早餐店最好吃了如指掌

独立于房奴之外,是闲鱼的重度用户,养活了城市里的租房中介和搬家公司

是一群当代城市吉普赛人,反复演奏迁移和扎营的音乐

亲爱的朋友,这是你?或者曾经的你吗?

平日,我们尽可以在办公室干劲十足地加班,在周末的饭局上谈笑风生,认真地考虑健身、过积极的生活。

一切都很好,自己觉得会越来越好,可是一旦开始新一轮租房、搬家,生活又露出了它赤裸裸的真相。

真相的样子可以令人十足沮丧。

有个女孩说:“我扛过了工作的压力,挨过了失恋的痛苦,却因为洗澡没热水蹲在地上又骂又哭。”

我有个妹妹毕业两年,搬四次家,有一次行李还没拆完就又要另寻住处。和朋友逛宜家,每一个体验区她都想去感受一下,朋友笑她,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样的体验包含了多少无奈。

她几乎没有买过什么装饰挂件,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家,现在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未来搬家的负担。

还有人在这些时刻才强烈感受到:在这个城市没有老朋友;自己没有想象中能吃苦;最亲密的男友也靠不住。

但真相的样子也可以十分可爱。有人在靠自己洗上热水澡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有人在隔断被砸的房子里确认了爱情和陪伴的重要。有人发现,仍有人在善良、体面地活着。

亲爱的朋友,我们今晚来聊聊租房的那些经历。

你也曾经是“租房一族”吗?

在那些租房的日子里,你都经历过哪些丧和燃,落差和满足,残酷和温柔?

如果要给租房的朋友提一些建议,你会说什么呢?

今晚锦城星光里和你一起来聊聊:疫情之下,那些有关租房的爱与愁。

期待你的故事。

“给个合同就敢签”vs“要么被宰,要么搬家”

一波三折返京的年轻人中,左琳是幸运的,比左琳更憋屈的是李斌,“大不了睡桥洞”,李斌的气话差点一语成真。

李斌在西北三环整租的“老破小”原本2月2号到期,因疫情无法返京的他跟房东商量续租一个月。

看到网上关于减免租金的新闻,李斌试着跟房东商量,得到的回答却是,“如果我有一栋楼出租,我可以给你免,可惜我没有。我给你租金打折,可没人给我房贷打折。”

房东强硬的语气让李斌决定回去一定换房子。2月中旬,李斌回到北京的出租屋,进行了14天的隔离。隔离期间,李斌在网上跟着中介VR看房,房子和价格都比较满意。可临近搬家,李斌发现两个问题,两边小区都不让外部车辆进,搬家是个问题;新小区不承认前面的14天隔离,要搬进去还得重新隔离。

在李斌纠结怎么办时,房东发来了消息,“想续签可以,涨租20%,签一年。”

“趁火打劫?!”李斌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租金每月元,涨租20%是每月元。如果换房子,每月元,中介费元,合每月元,换房合适。

李斌跟房东说明换房意向,不料房东又有新要求,居住期间,客厅空调、煤气灶坏了李斌没有进行维修,维修家电的钱要在押金里扣,合同里有。此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合同里没有,也要扣。

“租房时,都是君子协定,合同大概扫了一眼就签了。没想到,当初的客气变成了坑。”李斌气愤地说。

现在,只能在“被坑”和“搬家”中选一个,考虑到时间和精力成本,李斌只能忍一时风平浪静。

“人性不可控,遇到好房东的概率比中彩票还要渺茫。下次租房宁可找大中介花钱买省心,按合同办事,出问题至少有地儿维权。”李斌总结。

“一辈子租房挺好的”vs“寄人篱下,毫无尊严可言”

这个春节,陈丽一家五口哪也没去,一直待在北五环的三居室里。自打陈丽结婚到现在,已经在这住了四年了,房东很好,没什么幺蛾子,除了按时交房租,其他都像自己家一样。

然而,这次疫情让陈丽重新审视了房子对自己的意义。

陈丽租住的小区2月中旬开始办出入证。门卫跟陈丽很熟,特意告诉她领出入证的事。但在值班室的名单上,陈丽找不到自己的门牌号,门卫也是一脸懵逼。

居委会大爷过来问了陈丽的门牌号,瞟了一眼,“哼,是租户,让房东带着她去物业领。”

一瞬间,大爷的轻蔑、门卫的醒悟,让陈丽第一次感觉到所谓的“租售同权”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我每月元住在这里,换来的却是歧视和嘲讽。”

房产证是业主群的通行证,疫情期间物业只给业主送菜上门;

不是业主,车只能停在路边,连花钱租车位的资格都没有;

孩子进不了公立幼儿园,上不了小学;

楼上扰民,不敢去找,一说租户秒怂;

暖气不热、楼道的灯坏了,生活中的基本需求都成了对别人的打扰……

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那些年的“一辈子租房也挺好”,如今只能用天真来形容。“年轻的时候,把还房贷当做负担,结果钱没攒下,房子也没有。”

陈丽站在小区门口等房东,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心里暗下决定,一定要买房。

“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意味着安全感和尊严,任何人无法剥夺我回家的权利。”

……

亲爱的朋友,我们今晚来聊聊租房的那些经历。

你也曾经是“租房一族”吗?

在那些租房的日子里,你都经历过哪些丧和燃,落差和满足,残酷和温柔?

如果要给租房的朋友提一些建议,你会说什么呢?

今晚锦城星光里和你一起来聊聊:

疫情之下,那些有关租房的爱与愁。

期待你的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