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精化气,是道家修行的术语,在现代科学语言中,没有特别好的解释。这句话描述的是,道家修行最初级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身体出现变化的部位,主要在任脉,也就是人的胸腹。涉及到的器官,有心肺、肠胃和肝胆。对于身体最主要的帮助在于,可以提升人的消化能力和循环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出现不少反应,比如打嗝、嗳气、痰多、肠鸣、打屁、打呵欠、流眼泪,腹部有流水声,胸腹有气感和热流等。此时,人的意念,或者叫大脑的注意力,需要集中在小腹的部位,这有个专业术语,叫做意守丹田。
上面出现的这些现象,为什么要用练精化气来形容呢?精,字面的意思是营养精微物质。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叫做精呢,简单说就是营养分子。我们吃的食物,在肠胃里的状态,那不是精。食物残渣与营养分子分离后,食物残渣进入大肠,营养分子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这就是常说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参与全身循环的营养分子,才能称作是精。
肾精,指的是什么呢。因为肾主管生殖,很多人将肾精,误解为精液或精子,这是很大的错误。肾精,最基础的解释,就是肾回收的营养精华物质,从哪里回收呢,从原尿里回收。原尿,就是血液里用完的水,到了肾脏这里,做一个高效的过滤,有用的就回收,比如一些水和各种营养物质,没用的就跟着尿排出去。这个过滤和回收的过程,生理学研究得比较清楚,我也讲过多次,这里就不重复了。
肾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水分,中医将这个称作是肾主水。肾回收的精华,都与水融为一体,因为这些精是藏在水里,所以又说肾藏精。这是比较基础的解释。
人体后天需要的能量,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脾胃,从食物中加工出营养精微物质,一个是肾脏,从水液中回收出来的肾精。有一个观点说是,肾回收的能量,占90%,脾胃加工的能量,只占到10%。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有两点,似乎在佐证这一观点:
一是,肾强大的人,确实更不怕冷,不怕冷就是能量充足。二是,辟谷的人,有的人可以辟谷一个多月,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一个多月不进食,肠胃功能基本上暂停,没有能量来源。维持生命运行的基本能量,应该就是来源于肾。养肾就是养命,这个话是不假,不过养肾没有速成的方法。
讲了这么多,精其实只有一个概念,就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能量的物质,它的概念,停留在物质层面。气,不是指气体物质,应该说它不是物质的概念,它是指代能量。古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尔。人体的生物学结构,是物质结构,这些物质结构,全部靠血的滋养而长成,故概括为血。只有物质结构,并不足够,没有能量的人体,是一具尸体,有了能量,才是鲜活的人,这个能量就是气。
能量就是能量,为什么要叫气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古代没有能量这个词。是不是真的没有,我不知道,这个要问语言学家。二是,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是一个气化的过程。物质释放出能量,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就是燃烧。学了化学就知道,燃烧是燃料以分子的形式,与氧分子结合后,才能完成。氧气是气体,一般的燃料都是固体,固体和气体怎么能结合呢,是不能直接结合的。
所以需要一个燃点的温度,通过高温将固体最表面的结构,气化成气态分子的形式,才能与同是气态的氧分子结合,燃烧才能完成。与氧分子混合的越好,释放的能量越多,需要的燃点也越低。一个常见的例子,天然气比煤气好,煤气比煤球好,煤球比木柴好,区别就在这里。
人体内最好的燃料,是葡萄糖,所以急救的人,要输葡萄糖,我们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