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不是来算命的,是来看银杏称桃酥吃甜 [复制链接]

1#

秋冬的暖阳里,周末无事,文殊院走一遭,也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刚下公交,便感受到了人民中路的惬意。街道浸在天空的色彩里,银杏树下,行人无匆匆。

前方路口,右拐,便进入了文殊坊。还未至文殊院的山门,便有佛音入耳。与寻常的山林庙宇不同,这里的禅林院墙坐落于都市之央,既得佛家之清净,又通凡尘之烟火。

近日文殊院最火的地方,大概就是它的山门了。几株金灿灿的银杏引得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赞叹一番。

尤其是山门两旁的四株银杏,犹如两把烧得正旺的火把,向世人宣誓着秋冬季节的到来。

不论是来问佛的信徒,喝茶的大叔、游玩的小年轻儿,甚至是来称宫廷桃酥的大爷嬢嬢们,都忍不住掏出随身携带的拍照神器留念。

微风浮动,*叶飘飘,阳光照耀之下,通透的叶片之上竟毫无斑点。银杏之*与苍天之蓝,加之庙宇之红,勾勒出了世间色彩之源。

银杏,成为了“调色盘”中的关键,以“暖”入画,点亮了文殊坊的秋冬。停留在山门与照壁的街巷之间,宛如进入了时间定格的仙境:

成熟的缤纷之中孕育着生机,仿佛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循环,又如佛家之因果轮回。

走一波美图鸭~

▲站在银杏树下,天空泛着暖意。

▲本以为山门两旁各有一株,走近才发现是一对双生树~

▲蓝天,*叶,一丝白云,至美的秋冬大概也就如此了~

比起山门前的银杏,天王殿后的四株显然要沧桑很多,由于品种不同,它们或是参天,或是不过人头,但却都是带编号的“名木古树”。

园林内的银杏倒是有几分“倔强”的,脾性似乎像了禅房内的青松,奋力抓住秋天的尾巴,怎么也不肯*去。

除了文殊院,文殊坊倒还有一处观银杏的好地方。沿着文书院街的街口向前,便有一个颇具年代感的院落,门口常年摆放着卖花的推车。

不同于坊内的街巷,这里带着近乎冷清的寂静,几株六七层楼房高的银杏却为大院平添了几分色彩。

坐落于城市之央的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年—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距今已有近年历史。

最初这里并不叫文殊院,而名信相院,相传系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

直至康熙三十三年(年),慈笃禅师正式驻锡信相院时,才改寺名为文殊院。了解的人或许还知道,文殊院还有个“空林堂”的别称,而这却与清圣祖康熙帝有几分渊源:

就在慈笃禅师驻锡信相院时,康熙帝景仰其德行,曾御书“空林”二字及御笔《金刚经》、《药师金》等颁赐文殊院,慈笃禅师就将“空林”命为文殊院的别称。

作为我国长江流域四大禅林之首,如今的文殊院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六重正殿依次位于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行走其中,木质雕栏,镂空窗花,两百余尊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佛菩萨造像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庭院建筑与佛教文化共同造就的禅林之美。

千年的沧桑与沉淀给予这座庙宇以磨砺,同时也赋之以辉煌,沉浸在建筑之美中的游客来人殊不知院内还藏有大量珍品:

论宝物,有唐玄奘顶骨舍利、舌血《华严经》、发绣观音、贝叶经;论书画,有康熙帝、果亲王、刘墉、张大千、谢无量、丰子恺、赵朴初、启功等大家真迹。

来到这里,你便会发现无论是僧人、居士、志愿者还是普通香客都沉浸在自然的秩序之中。咨询处,几位热心的居士向香客游人解答着疑问。

庙宇之中,除了常设四级学修体系的佛学班之外,有许多活动也都对公众们开放,例如文殊院的文化艺术中心便下设文殊琴社、合唱团、舞蹈团、花艺社等。

信众们说,世间的浮躁,在踏进文殊院的山门时,就消失了。佛之慈悲,化作了庙宇中的一草一木。

夕阳余晖之下,檐角悬挂的风铃在院墙上留下了剪影,两侧回廊中那些平凡至极的佛语闪烁着佛家智慧。

文殊院所在的文殊坊,西通人民中路,东临草市街,南至通顺桥街,北达大安西路。茶香、糕点味、小吃街,都是老成都人安放在这里的慢时光。

成都人是爱在寺庙的院坝里饮茶的,晒着佛光下的太阳,似乎别有一份安心了然。就在千佛塔的右前方,便有一处茶园,名曰“香园”。翠竹掩映的园子里,藤椅、盖碗茶、龙门阵样样俱全。

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茶馆,来这饮茶的,都得叫声“师兄”,自助体验式茶园里,茶具、开水需各位“师兄”到放置处自行领取;位子、椅子也得”师兄”们自寻安座。

要想在这里就餐,依然得遵循自助就餐的流程,先排队后点餐,餐具需自领回收,根据就餐情况,颇具个性的店家还将进行奖惩。

▲香园内,一位刚刚学会走路的成都小妹妹,向外国小朋友递去了秋日里成熟的橘子

园子里的桌椅上,大包小包放着“师兄”们在文殊坊里采购的“老成都味道”。最为常见的便是来自宫廷糕点和闻酥园的各类糕点,两家店铺常常互为邻居,都是几十年的老铺。

总店门口,常年排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夜幕降临,也没有影响食客们称糕点的心情。他们之中,有光顾了十年的老顾客,有从老店址追随到新店址的忠实粉丝,有偏爱宫廷糕点沙琪玛的老人,也有更喜闻酥园拿破仑的小朋友。

家住城南的申女士与刘先生专程来到城北只为寻找小时候的记忆。闻酥园的葱油酥、洞子口的张老二凉粉,是他们的最爱。见我询问,热情的刘先生便递上来两块刚做好的糕点,末了,还不忘记提醒我一定要吃碗煮凉粉再走。

让刘先生心心念念的张老二凉粉就在香园的斜对面,别看店面不大,可是足足开了六十多年的老店。店内桌椅不多,生产小吃的核心厨房却占据了整个店面的“半壁江山”。

在这里,有揉了二十年面团的老师傅,也有吃了二十年甜水面的老顾客。豌豆凉粉、*凉粉、煮凉粉、白凉粉哪个必须放葱,哪个坚决不放,顾客们可是和师傅们一样清楚。

说到店里的招牌小吃,还是甜水面和凉粉。筷子粗细的甜水面劲道有嚼劲,入口微甜,又带着几分辣味;天气转凉时分再来一碗煮凉粉,从口腔一直暖到心坎儿,皆是回味无穷。

▲张老二家的锅盔也非常有特色,建议吃完一碗甜水面,一碗煮凉粉之后还没有满足感的盆友一定要来一个,老师傅说,锅盔里夹的肉都是新鲜卤好的好肉呐

当然,除了洞子口张老二凉粉,附近还有许多老成都地道小吃,白家粉肠粉、周新华三大炮、陈麻婆豆腐都是不错的选择。

喜欢吃斋的,则可以移步至文殊院斋堂,每逢初一和十五,这里都将为信众免费提供膳食,平时则是五块钱一人。

古典氛围浓厚的文殊坊还是汉服爱好者们的聚集地,在今年的汉服出行日上,文殊坊里便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古寺青灯旁,银杏树叶下,木质雕栏、红墙巷陌衣袂飘飘、还真的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呢。

▲图源

解树

—THEEND—

编辑:牙尖儿设计:陈霜奕

资料来源:部分图片来源于解树

免责申明:

部分资料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

请留言联系我们,领取稿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