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情用心用力时短情长优质护理淌 [复制链接]

1#
远在走廊尽头便听见断断续续力竭前的嘶喊,想必是宝妈在攥拳为胎儿分娩做最后冲刺。哇哇哇……连续响亮的啼哭声,婴儿呱呱坠地,他以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接触新世界的奇妙感受。“护士长,小米粥熬好了,趁着热乎我给大姨端过去。”“大叔穿的单薄,夜晚天凉别忘送床厚被”“大叔大姨总怕给咱添麻烦,别忘常去搭把手。”……每一声温情提醒的背后,是妇产科护理团队暖心天使马不停蹄地穿梭往来,她们用身躯遮挡阴霾,让暖阳穿过间隙,成为女性患者、孕产妇和家属身边的“暖宝宝”。

近日,妇产科病区迎来一位特殊的患者孙大姨。大姨年近七十,在病区收治患者中年龄算是最年长的,陪护是听力严重下降的老伴儿。两人都腿脚不便,走向病房短暂的距离都有些颤颤巍巍,就是这样亟需照顾的两人,却没有儿女前来照护。几经了解,大叔道出个中原委,原来他们的儿子年少时因病夭折,女儿因链霉素中*丧失听力,如今也已远嫁。多年来,在国家*策的扶持和社区街道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帮扶下,老两口的生活状况才慢慢步入正轨。这次住院手续也是在他们的热心邻居、我院职工刘贵林的指引下办理完成。

在了解孙姨的特殊境况后,护士长王丽华带领科室成员自发组织起帮扶小分队。不刻意的帮扶,让孙姨老两口自然从容地接受我们的好意,成为我们日常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家里的粥熬多了,被褥太厚了,那就让大姨帮咱分担点。“大姨,我觉得咱俩特投缘,我就爱和您唠嗑。来您这坐坐,我帮您泡泡脚,咱俩边说边聊。”责任护士王小琳说着便给孙姨脱下袜子。洗头、更衣、饮食……孙姨的日常生活琐事都由护士承担下来。术后,担心孙姨不能完全理解宣教内容,影响后续伤口愈合。王小琳护士将宣教内容写在纸上分条别类,还配上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在不厌其烦的解释和亲身演示后,大叔冲着护士竖起大拇指。

孙姨在接受规范、系统护理治疗后痊愈出院。离院时,不善言谈的老两口,一遍遍重复着谢谢二字,走出许久还不时回头望向护士站。伴随着大姨的离开,28床的暖心故事结束了,只留下满怀牵挂的护理人员。但粘糯的小米粥、厚实的棉被、顺捎的面包牛奶……还在继续,一幕幕温馨和谐的护患交流仍在病房延续。

优质护理服务不是高屋建瓴,不是纸上谈兵,是有问有答,是有需有应。它不论贫困富裕、不分白昼黑夜,让暖流常淌心间,同我们守护妇女儿童健康一道,如涓涓细流延绵不断。

供稿:鲁子琳

编辑:曲婧

编审:宣传科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