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妻关系中,我们为何要争吵?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夫妻之间,往往会感觉对方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但是双方都觉得自己很委屈,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视而不见?因此感觉不到温暖。
今天,我们来解答以下四个问题:
一,感觉不到温暖是真相吗?
二,付出是真相吗?
三,对方看不见自己的付出又是真相吗?
四,出现这样的现象,根源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谈这个感觉是不是真相。夫妻双方感觉自己很委屈,感觉不到对方的温暖,根源可能是自己潜意识里的小孩没有得到满足。因为他没有得到安慰,因此便产生了愠怒的情感,这种情感让人们特别想寻求到温暖,但是对方表现出来的一切却又仿佛不理解自己,因此愠怒+迫切需求+失望,便给我们的心灵造成了一层冰,这层冰阻碍了我们感知的能力。
也许,生活中不是缺少温暖,而是我们的心感受不到温暖,这是由于我们的内在小孩,也就是潜意识中脆弱的自己无法得到满足而制造的幻象。
总结第一个问题,我们感觉不到温暖,并不是因为生活中缺少温暖,而是我们心灵感受温暖的能力被阻碍了。
第二个问题,我们感觉自己的付出是真相吗?
夫妻双方是爱的综合体,爱的关系如蛛丝马迹,互相纠缠又隐秘细微。对彼此的付出是一种爱,这是能看得见的,我们往往都会。但是,还有一种爱是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看见他。
看见一个人的脆弱,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是光,可以链接两个世界。
扪心自问,我们的沟通是不是这样的: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你还是不满意?我那么爱你,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我觉得我没做错什么!
其实这不是沟通。沟通应该是一块磁铁的正极和负极,他们彼此独立却又息息相关。沟通应该是交流电,能够同频共振,能够彼此听见。
在脱离了看见的基础上,付出有时候会变成伤害对方的武器。比如这样的话语:我那么爱你,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这句话在对方听来,是无懈可击的,却又是没有价值的,更是让人心灰意冷的。如果爱,就看见,看见对方内心的不易,看见对方内心的伤痕,看见他的可怜之处。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只是不被肯见,因此变得更加可恨。
总结第二个问题,最好的付出是看见,在看见的基础上引领和帮助。所以,你的付出,可能正把对方推向绝望的深渊。
第三个问题,自己付出了,对方又看不见,是真相吗?
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你会发现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也许并不需要眼前,他需要的是过去,是过去童年时期那个受伤害的小孩,需要被看见,被温暖,被照亮。需要有一个人轻轻拉着他的手,让他从角落里走出来,看到外面阳光明媚的大千世界。
人到中年,是最容易没有家的感觉的。若是原生家庭的成员不具备看见的能力,婚姻家庭的成员也不具备看见的能力,人便很容易被孤独击垮。不被看见,对于大众来说,是令人绝望的。
如果你感觉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对方却又看不见,那么你的这种观点会让对方陷入绝望的深渊。就好像一个人快渴死了,你拿着一摞饼给他。你还在说:我给了你这么多饼,你为什么还是不满意?
总结第三个问题,你认为自己付出了,对方却看不见,并不一定是真相。
第四个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如果水龙头没有关,水漏到屋子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不断的拿盆子往外泼水吗?正确的方法是,先关掉水龙头,然后再泼水。
如果煤气灶着火了,火焰三尺高,能不能拿着菜刀砍掉火焰呢?火焰当然砍不掉,这样做徒劳无益,劳而无功。正确的方法是关掉煤气阀门,再想办法救火。
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源是什么呢?首先是不被看见,其次是渴望被看见,然后是各种要求,提醒对方看见。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开始发怒,是逼迫对方看见。接着,是开始冷漠,在关系中以伤害的方法来索取看见。最终,便是绝望。
婚姻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彼此的救赎。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孤独的孩子,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看见他,捧一盏灯,照亮他,抱抱他,牵起他的手,引领他走出来,走进阳光明媚,走进春暖花开。
所有伤害的本质,都是渴望自己的孤独被照亮。
夫妻关系是原生家庭当中问题的投影。人们很可能已经把*锁在原生家庭中了。
夫妻关系应该是一把钥匙,是看见他,找到他,引领他的过程。
实际上,夫妻关系中的语言都是围绕这个基本需求而展开的。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好好说话,也不会用心听话。因此导致听之不闻,视之不见。
婚姻便会成为第二把锁。
夫妻关系应该是钥匙,而不是另一把锁。
想要好的夫妻关系,必须要了解对方的童年。特别是童年的阴影。带他描述那个场面,轻轻靠近,带他走出,给他新的诠释和定义。
我们心灵的冥阳两界,都有苦难的众生。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明面上下功夫,而忽略了陈年旧痛。
这个陈年旧痛,往往在原生家庭中形成,又在其他关系中强化。
若是不被看见,便会不断折腾。
任何关系,都是一把钥匙,同时也是一把锁,就看你怎样去运用它。
与其说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是功课,不如说他们是机会。
如果实在是做不了这样的功课,不如说是无法抓住这样的机会。
如果抓不住,那么便用另一双眼睛来看见他。
若是人能知道,总有一双永恒的眼睛能看见自己,那么便会处于心安理得的状态里。用这双永恒的眼睛看自己,看世界,看众生,就能活得圆满喜乐。这双眼睛,又叫信仰。
无论借用谁的眼睛,看见自己,拥抱自己,引领自己,都是人生的际遇,也是生命的恩惠。